流亡与回归:论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的内在结构与精神走向
《流亡与回归:论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的内在结构与精神走向》是2011年北京师範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书名:流亡与回归:论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的内在结构与精神走向页数:181页装帧:平装开本:16 ?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北京师範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丛书名: 学术前沿研究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ISBN: 9787303121120, 7303121129条形码: 9787303121120商品尺寸: 23.2 x 15.4 x 1 cm商品重量: 259 g
内容简介
《"流亡"与"回归":论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的内在结构与精神走向》探讨昆德拉叙事的内在结构与精神走向。论者的基本观点如下:1.昆德拉特殊的流亡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小说写作,并在其叙事结构上留下了明显的烙印;2.昆德拉的流亡经历由事实形态转化为精神形态引发了其精神性活动中“流亡”与“回归”的双向运动;3.作为精神性活动的“流亡”与“回归”在昆德拉小说叙事的结构中表现为形上/形下的二元性,即从形形色色的历史性形而下家园中流亡与向纯粹形而上家园的回归;4.昆德拉小说的二元叙事结构由显性的形而下层面与隐性的形而上层面所构成,后者表现为“纯粹主题”“纯粹形式”“原型”“原初存在”等超历史的样态,前者呈现为主题与形式上的历史性断裂、破碎、变异与衍生等现象;5.昆德拉小说二元叙事结构的内在流向以隐秘的方式回归形而上的层面,即原初家园,并且,经过结构的转换,昆德拉建构了二元性的世界结构,它的终极本原是“原初存在”;6.昆德拉小说叙事的结构方式不能简单归于现代与后现代的範畴,但又与两者保持了关联,这种关联是个性化的批判性关联。它从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模式中流亡出来,但未成为快乐的后现代流亡者,它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但又没有複製传统想像的乐园,比如上帝,比如理性;7.昆德拉小说叙事的结构方式见证了当代个体叙事的特殊可能,对一般叙事学的叙事结构理论是一种挑战和补充。
目录
导论第一节 “小说家”与“流亡者”第二节 米兰·昆德拉研究状况一、米兰·昆德拉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及研究状况二、米兰·昆德拉国外研究状况第三节 思路与构想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难点第一章 “流亡”与“回归”——昆德拉叙事的结构性解析第一节 “流亡”与“回归”——命运的悖论式运动第二节 “流亡”与“回归”的派生性範畴一、“家”与“无家”二、身份与身份丧失三、想像与被想像四、遗忘与记忆五、性的重与轻第三节 悖论的启示第二章 “肉身化”叙事——个体经验的唤回与原始回归第一节 “创伤”与“肉身化”叙事第二节 “肉身”与“身体”之争——对身体理论的补救第三节 昆德拉“肉身化”叙事的文本辨析及其意义一、“肉身化”叙事的文本辨析二、昆德拉“肉身化”叙事的意义第四节 “肉身化”叙事的意义——个体经验的唤回一、“梨”与“坦克”的世界二、“肉身化”生存与现代科技社会的“非肉身化”生存第五节 灵与肉的回归第三章 “断裂”——确然性生命的困难与可能第一节 “缝隙”——複杂的真理第二节 “神话”一叙事主题中的“漏洞”与“谎言”一、托马斯——轻与重——藉助特丽莎的摇摆二、萨宾纳——忠诚与背叛——神话的自我消解三、特丽莎——一灵与肉——无法洽接的对话第三节 “狂欢”——叙事形式中的缝隙及其精神意涵第四节 有裂缝的整体第四章 “纯粹主题”与“纯粹形式”——“隐蔽的上帝第一节 “纯粹主题”与“纯粹形式”——本体论预设及其特点一、本体论预设二、“纯粹主题”与“纯粹形式”的特点第二节 叙事中的形成:“复调”与“变奏”“关键字”一、“复调”与“变奏”二、文本分析三、“关键字”第三节 “用典”现象与“原型”思想一、“用典”与“原型二、“原型”概念考察三、昆德拉“原型”思想的意义第四节 叙事的弥合第五章 结构的转换——由叙事到世界__第一节 跌落的救赎与“原初存在”的提出第二节 “与现代性的争执第三节 生命之“流”与互文性世界的建立一、“语义之河”与生命之“流”二、互文性世界第四节 “永恆轮迴”之辩与“绝对回归一、“永恆轮迴”之辩二、“绝对回归”——再回到“二元”第五节 结构的完成结语参考文献后记